【第四十三期】广电3

2015-12-10 

大爱无声,花开有形……
七旬老人何兴武的助残之路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旅行。从古至今,含饴弄孙、安享天伦,是许多老人晚年的理想幸福状态,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可在我市却有一位老人退休后一心扑在助残事业上。
清霜两鬓,却抛家舍业,案牍劳形,却心怀大爱;任尔东南西北风他依旧信念坚定,勇往直前……他,就是三联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何兴武。

 

  早就知道在南昌有所三联特殊教育学校,早就听说过有个身残却将自己退休后的一切奉献给了特殊教育事业的何兴武老人。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因资金困难而几度搬迁,所以要找到这所学校却真是有些不易。从各种资料中寻得校址几经变迁后现于定山路附近,导航仪中却仍然显示在新建县,记者一路打听来到了定山路,路过江西省民政学校时询问了许多过往的学生和路人,却无一人知道校址的具体位置(其实该校离民政学校只有百米)一番周折后记者在民政学校一侧的小巷处寻得。
在校门口,记者发现有两块牌匾,其中一块写着三联特殊教育学校、校门是从里栓上的,一阵呼叫后,走进了这座小院,小院左右各有一幢房子,大门右侧3层的小旧楼便是了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了。
记者看到一楼紧锁着,刚走上二楼,隔着铁门就听见孩子们玩闹的笑声。孩子们见有人来,其中就有孩子飞奔而去报信,不一会,一群孩子簇拥着一位老人来到了铁门口。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根根银丝清晰可见,和蔼的目光,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邃的眼眸,像是在悄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还没等记者开口,老人便微笑的说道:“你好,我是这里的校长,有什么事进来谈,我听不见你说话”。边说边打开门引着记者进入到一间办公室。正当记者一边掏证件,一边拿出纸和笔,准备通过文字与老人交流时,门口进来一位中年人,从资料中记者知道来者一定是何兴武老人的儿子何彪了。于是接下来的采访便变得方便快捷了。
风云突变 举步维艰


  何兴武老人在8岁时,因用药不当而导致失聪。老人青年时期原本是南昌市聋哑学校(现叫“启音学校”)的一名老师,历经“文革”的他,被下放到南昌汽缸垫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虽说自己的生活条件也较为艰难,但何兴武始终对残疾孩子怀有一种特殊的爱。
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4年,由周正和、周正平兄弟创办。1997年,从南昌市汽缸垫厂内退的何兴武也加入了这所爱心学校。三位老人开始用他们的有限人生点燃残疾孩子的人生。                
三联特殊教育学校最初的办学宗旨是以最低的收费来帮助残疾孩子顺利成长。何兴武与周氏兄弟虽三人齐心协力,用尽自己微薄的退休收入补贴着学校,整个学校的经营还是异常艰难。世事无常,办校不到5年,周氏兄弟便双双离世,临终前,他们嘱托何兴武一定要将学校继续办下去。
周氏兄弟的去世,让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何兴武老人的身上,这是何兴武老人所始料未及的。虽有千难万苦但要将学校办下去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在何兴武老人的心中有过丝毫的动摇。何云武知道,光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很难将学校撑下去的,无奈之下,他召开了家庭会议。
何兴武的老伴及三个儿女站在一条战线,一致反对父亲再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三联学校在校的孩子们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催人泪奔的一幕发生了。孩子们自发的哭着围着何兴武老人,不让老人走动,何兴武老人终于忍不住与孩子们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擦去眼泪后的何兴武老人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老人开始通过手语、文字,一遍遍的不断给家人做思想工作,把孩子们的苦、孩子们的难以及自己对孩子们的感情向家人诉说,终于家人们同意了他的决定。从此这一家人开始为这所特殊学校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现状


                   目前,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共有2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贫困残疾孩子在这里接受文化教育及技能教育,学生中最大的26岁,最小的只有6岁。全校共有教职员工5名,这其中有73岁的何兴武老人及其66岁的老伴,何兴武老人的儿子何彪,以及70多岁的于老师和27岁的邬老师,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这所学校领取一分钱的工资。5名教职员工中只有何彪是健全人。
                 资金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的难题。由于属于私立学校,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投入,而他们本身所收取的学费也极其的低廉。以2009年为例,21名学生共缴纳了1万元学杂费,离“正常”收费尚差2万元左右,而这一万元还包含了孩子们的吃、住。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尽管如此,能如数缴纳学费的学生仍只有1至2人,大多数学生只能缴500元左右的费用。没有钱,何兴武就把自己和爱人的退休工资全都贴给了学校,自己和爱人的生活过得异常节俭。
因为付不起房租,学校创办21年来,先后搬迁了4次。学校在新建县创办,因校舍关系迁往高新开发区,然后又从高新开发区再迁到熊坊,再从熊坊再迁到青云谱区。因为经费问题,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暂居在高新开发区时,何兴武一人就“包办”了学校——既当校长,又当老师,还当“总管”——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
2009年5月,位于定山路的育才中学校长答应免费借给他们一栋教学楼使用一段时间,这才让他们辗转流离的生活暂时“安定”了下来。由于房屋空置了多年,全校师生们一番打扫之后,学校的师生们又自制了几个指示牌:校长办公室、教研室、一年级、二年级等等,何兴武总算是松了口气:15年了,终于像个学校了!
像其他正常学校一样,师生们还制定了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表等等。为了省钱,老师们就用钢笔工工整整写好这些东西,然后孩子们帮忙粘到走廊的墙上。在以前的环境里,学校根本无法做到“正规”。由于环境不好,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往往是不固定的,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靠老师临时“说”的。因这栋教学楼原是育才中学租赁他人土地而建的,2010年3月合同到期,育才中学只能给他们免费使用一年,现在他们又要开始缴纳房租了。
因为学校穷,买不起好的菜。大多时候,孩子一周最多只能吃上1至2次肉,而且,往往是20几个孩子分吃1、2斤肉。为了能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让孩子们能多吃一块肉,多吃两颗青菜,年近七旬的何兴武老人不得不从蔬菜批发源头购买,无论寒暑,年近七旬的何兴武老人总是一大早便蹬着一辆吱嘎吱嘎的三轮车前往蔬菜批发市场,回来时车里装的满是大白菜,这些从菜市场批发回来的大白菜,就是孩子未来一周的“主打菜”。

舍小家 顾大家
                  这是所只有寒假,没有暑假的特殊的学校,这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家庭因为生活条件不好,许多家长不得不出外打工,如果这些学生们回到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得不到正常的生活。于是何兴武老人便咬咬牙又接下了暑假照料孩子们的任务。            
何兴武老人及其老伴全天候24小时与孩子们学习、生活在一起。他们不但要负责教育孩子,还要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带孩子最怕的就是生病。
2015年9月的一天,年仅7岁的黄程程晚饭时有些不舒服,何兴武老人带她在诊所检查了,开了些药,并让她早些休息,可谁知到了凌晨1点钟时,黄程程开始发烧、呕吐,这让本就不太放心的何兴武开始着急了,马上打电话给儿子何彪,于是父子二人半夜便把黄程程及时送到了医院,等到天亮孩子病情稍稳定时,老人已疲态尽现。18年来,何兴武及其老伴几乎每天都和20多个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为他们洗衣、做饭、带他们看病、玩耍。
当记者通过何兴武老人的儿子问及其为什么这样的事能做到18年如一日时,老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的一切。”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于是在邬老师的陪同下,孩子们去到了操场活动,记者发现当孩子们一下去,老人便站到了窗前注意孩子们活动。没过一会,听见下面出现唔唔的争吵声,老人便在窗口不停的挥舞着手式。何彪解解释到:“每次孩子们下去,老人都会在窗口看着,因为孩子比较特殊,其中10余个不能自理,有几个还患有智障,因此,在操场玩耍时,很容易发生一些小摩擦,有时老人亲自带下去玩,有时老人等孩子们下去后便开始帮他们整整床铺、宿舍,不时还要在窗口看看。”
老人的儿子及二个女儿均各自成了家,也都有了各自己的孩子。但是何兴武却没有照顾过一个孙辈。当记者问何彪这样会不会影响你们对父母的看法?”何彪是这样回答的:“要说一点没有,那不可能,但是这么多年过来,我也能理解了,我爱人到了后来,对我的要求就是‘你别把儿子饿死了就行’”虽说何彪说起来很是轻松,甚至还带着笑意,但其中所要肩负的经济、精神压力也可想而知。
每年一到过端午节、中秋节,学校里便很热闹。为了能让父亲在辛劳之余,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每逢此时,老人的三个孩子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与老人及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过节,因为学校的孩子们离不开老人,而做为老人的孩子们也能体谅老人的不易。
何兴武老人18年如一日地为残疾孩子们付出爱心,但对于自己的家人,老人还是心中充满愧疚,但一路走来,300多位残障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与照料下顺利成长,看着身处社会最弱势的一群孩子们得到帮助,无数个不幸家庭通过自己的帮助而面露笑容,他说:“这么多年的付出,值得!这一辈子,没白来走一趟!”
2010年何兴武获得南昌市十大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