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期】美术馆

2015-12-10 

南昌艺术机构调查报告

文/本报记者   王晓兰       
图/本刊记者   刘搏

近年来,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南昌也涌现出一批艺术机构。江西省美术馆、南昌市美术馆等公立美术馆依然保持着其“城市客厅”的形象;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江西画店、大丰堂、江西集雅斋、后街艺术画廊等知名画廊云集。放眼南昌,东南西北都有艺术区: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南昌791艺术街区、樟树林、后街文化创意园、南昌水城艺术村等相继出现。
南昌,究竟有何能量能集中这样一批艺术机构?它们又是如何运营、生存?艺术家扎堆的“繁荣”背后,艺术产业又能否在这里完成自给的循环?


一、南昌需要怎样的美术馆?

美术馆作为城市名片、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发展建设。有人曾经将美术馆比作是“城市的客厅”,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气质。从美术馆的创立来看,大约可分成三种美术馆的形态,即具有政府背景的公立美术馆、个人藏家建立的私人美术馆、企业支持的民营美术馆。美术馆的发展之路,是政治及经济的积极因素的推动,以及时代和社会对美术馆的需求。那么,南昌的美术馆自身定位发展与当地城市进程是否同步?南昌究竟需要怎样的美术馆?

●公立美术馆:紧跟时代精神

江西省美术馆、南昌市美术馆是南昌公立的美术馆,其最重要的活动是举行艺术品展览,展览可分为企划展和常设展。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南昌并没有美术馆,只有展览馆或陈列馆。1995年建于南昌南湖畔的南昌美术馆是最早的公立美术馆。南昌美术馆是南昌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杏花楼相接,形成具有江南风貌的园林式建筑群。据南昌美术馆的一负责人介绍,南昌美术馆是省内唯一的全功能美术场所,分作品展览、学术研讨和收藏书画三大功能机构,其宗旨是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展示名画家的精品,推出新人新作等。自1995年10月建成以来,南昌美术馆先后举办国家、省市级大中型艺术展览,以及个人画展百余次:1996年“中国名画家作品展”、“情系井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山水画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暨八一南昌起义70周年美术书法展”、“江西省山水画作品展”(历届)、“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江西省美术优秀作品展”、南昌-嘉兴“颂南湖红船,扬八一军旗”书画作品展、“芬兰瓦市绘画、编织艺术展”,以及黄秋园、陶博吾、燕鸣、漆伯麟、何新、梁书等画家个展……。
作为省级美术馆的江西省美术馆,开馆时间晚于南昌市美术馆。2012年4月1日,江西省美术馆开馆暨《林旭东、陈丹青、韩辛——四十年的故事》大型画展在南昌举行;2013年11月29日,江西历代书画名家作品展——江西省美术馆常设展拉开帷幕,80余幅完美复制的国宝级江西名家书画作品在此亮相;2013年12月8日,汪晓曙、吴翘璇、唐高潮、杨建林、李抚生五位土生土长的江西艺术家以“岁月如歌”为主题的画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展;2015年5月23日,“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
不难发现,无论是企划展还是常设展,南昌的公立美术馆基本上还是围绕着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陶瓷艺术甚至手工艺术等内容,在弘扬传统艺术和地方艺术方面,确实起到了推进作用,但艺术形式流于单一化。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南昌艺术界知名人士对记者说:“随着时代变迁,艺术发展到了今天,从理念到表现手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美学思想,传统的创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代艺术家和传统艺术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称,对南昌这座城市来说,美术馆机构的发展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公众普遍还是只能停留在过去对艺术的认知上,需要推进、引导受众是当前美术馆要做到的工作。艺术教育不光是美院的事情,还是要靠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机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南昌的美术馆还须从自身定位、城市发展、文化属性等基础工作慢慢展开,注重美术馆活动的互动性,意识到艺术传播的公共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更好的理解艺术并享受到美术馆所提供的环境等。”该知名人士说。

●民营美术馆:把艺术推向公众

近几年,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建设迎来井喷期,全国各地犹如一夜春风来,美术馆迎来遍地开花之势。据统计,全国文化系统所属美术馆共265家,包括民营美术馆及其他系统全国共计美术馆400余家。在这股民营美术馆的建馆热潮中,南昌则显得冷清得多。但是,南昌也有一批民营美术馆在不温不火的生存着。主要有拜望得美术馆、南昌791美术馆、江西省八大山人美术馆、德宝源美术馆、博美美术馆、江西新华美术馆、先骕美术馆、雅昌艺苑美术馆等。
“时下,民营美术馆最基本的任务,是如何把艺术推向公众,如何用艺术推动整个城市文化的发展。”国内一知名美术馆馆长称,“美术展览应充分响应普通市民对艺术文化活动的新需求、新期待,体现先锋性、社会性和国际性,成为公共记忆。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民营美术馆不仅要成为公立美术馆的有益补充,更应有勇气成为文化艺术的创造主体。”南昌的民营美术馆,在承担艺术教育的教化、推介国内外先进的艺术理念和优秀艺术家方面,确实弥补了公立美术馆的某些不足之处。此外,南昌的一些艺术院校也设有美术馆,如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南昌大学美术馆等,这类型的美术馆承担了部分艺术院校的师生作品展和青年艺术家作品展等,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展示、交流的机会。
然而,记者通过采访也发现,南昌大部分的民营美术馆虽然名义上是美术馆,但实际上充当的依然是画廊的角色,都还在从事着艺术品的买卖,低价买进高价售出,有利可图便开,无利可图则关,“小富则安”的状态。与大城市相比,南昌民营美术馆数量相对较少,且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机制,背后普遍缺乏资金实力和人脉资源。这些民营美术馆,既没有公立美术馆的官方身份和政策、资金支持,也大部分没有私人美术馆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藏品,因此它们需要克服更多困难。在记者的采访中,“资金困难”、“希望政府更多扶持”是南昌民营美术馆经营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二、南昌画廊界:抱团取暖    亟待规范

2015年3月21日,江西省画廊协会在南昌正式成立,150余家画廊经营实体组成首批画廊协会成员单位。据悉,该协会每年将举办一次“江西艺术品交易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的“艺术双年展”。省内媒体对此报道称《南昌150余家画廊抱团取暖》!
画廊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级市场,它的生存状态,折射出一个地区艺术市场的活跃程度。据相关部门统计,江西有300多家画廊,其中南昌占据三成以上。拥有画廊数量最多的南昌,在全省艺术品市场上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其艺术品市场也在全省发展最早。

●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南昌早期的画廊,形成于南昌市榕门路一带。那时,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榕门路上一些早期或出售古画杂玩、或从事装裱字画、或代销几张本土艺术家的字画店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南昌早期的画廊。
记者曾就艺术市场的话题采访过大丰堂堂主肖志飞先生,肖先生在南昌从事艺术品经营多年,亲身经历了南昌艺术品市场的萌芽、发展和壮大。他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南昌有一批书画家,为了养家糊口,在东湖八一公园边上摆摊出售自己的作品,这是南昌最早的艺术品交易市场。“江西很多优秀作品就是在这时期流传到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肖志飞不无惋惜地对记者说。“好在后来,不少拍卖公司不惜成本收回了当时的一些优秀作品来拍卖,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昌古玩市场渐渐在八一公园环湖路旁形成了集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该露天市场被取缔,无处可去的古玩摊贩们便再次转入八一公园内的湖边上,到1995年左右,管理部门在滕王阁大门南边的空地上搭起了几排铁棚,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场地供古玩商交易。此后,南昌艺术品交易市场开始向榕门路及周边聚集,场所从室外转向室内,逐渐形成榕门路古玩字画一条街。
“这时,南昌书画市场处于萌芽,欲破未破的阶段。原来卖文房四宝的商家,兼着代销画家的画。”在肖志飞眼里,正是经历了2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南昌画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肖志飞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过去的这两年内,南昌增加了很多画廊,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正是在榕门路的聚集效应下,越来越多的画廊扎堆于此,特别是2010年之后。泊静轩选择从791艺术街区搬迁至榕门路;八大山人美术馆在此扩张门面盛装开业;大丰堂也在原来100平方米的门店的基础上继续扩张到300平方米。这一切无不体现了南昌画廊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如今,南昌的画廊已发展到100多家,主要有:大丰堂、集雅斋、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江西画店、上美艺术馆、子易堂、天逸阁艺术中心、江西贤士艺术馆、闲耘画屋、和合艺术馆、珍赏轩、云雅画廊、珍风阁、朗闳轩、清风堂、雅昌艺苑、本·色画廊、中山艺术馆、将军艺术馆等等。
2012年之后,由于市政规划和地铁拆迁的原因,榕门路一带面临着拆迁,很多字画店和画廊不得不陆续搬离榕门路,另觅他处。而今,记者再次踏上榕门路,发现大部分店面都已搬离,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坚守这块“艺术圣地”。


●现状:艰难生存,固步自封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画廊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现在做画廊,根本赚不了几个钱!”这话是否真实、全面或许仍有待考证,但是从一些由画廊转变而来的各种私人会所以及各艺术区内不少画廊门前贴出的转让告示来看,南昌画廊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仍是个问题。
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是由北京千年时间艺术管理机构第一个在南昌成立的现当代艺术机构。艺术馆于2008年6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南昌市为数不多的面向现当代艺术的画廊,自成立以来,千年时间为南昌艺术爱好者带来了多次颇具影响的新展览、新面孔、新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然而,或许是由于南昌现当代艺术的受众面依然相对较小的问题,千年时间不温不火的经营了几年,不得不重新定位,开始“两条腿走路”。据千年时间的掌门人张思永介绍:“目前千年时间油画和水墨并举。”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名画廊负责人都认为,在成熟规范的艺术市场当中,一个完整的书画艺术产业链应该是这样的:画家主攻创作,不直接接触市场,以保持作品的独立精神;画廊负责发现、培育、推介艺术家;拍卖行专注于艺术品的市场交易。而在南昌当下的艺术品市场中,很多拍卖行选择直接从艺术家处征集作品进行拍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没有经过画廊推广、代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拍卖市场;画廊经营者直接成为画展策展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拍卖行“越俎代庖”,是艺术品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人人都是策展人”是艺术品市场不专业的体现,南昌很多画廊依然停留在画店买画卖画阶段。“严格来讲,时下的一些画廊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廊,仅算是画店。”肖志飞说。事实上这些画廊只有产品买卖,没有专业性;只有市场价格,没有艺术价值的考量。
多名画廊负责人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画廊,能举办高水平的学术展览,有自己画廊名下的签约代理画家,并通过自己的运作成功地将其推向市场,与画家一起分享成长的果实,仍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三大标志。同时自藏有少量名家精品,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也是一家高水平画廊不可或缺的条件。很显然,全部具备以上特质的南昌画廊并不多。
记者还了解到,南昌多数画廊展览、出售的以江西本地画家的作品居多,外地画家的画作很少,带有明显的固步自封的地方保护主义。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当代艺术品市场,比较发达的还是集中于北京、上海、成都、浙江等城市,相较之下,南昌地域相对封闭,书画市场依然是以传统工笔、水墨为突出,固然有“江西十老”彰显着赣鄱文化,感染众人,聊以自慰,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当代艺术品市场面前,却显得那么力不从心。

●规划:抱团取暖,做大做强

未来南昌画廊业的路该如何走?
在此形势下,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江西数百家艺术品经营机构自愿组成画廊协会。江西画廊协会执行会长何如珍告诉记者,现代画廊不仅是艺术品的交易场所,同时还承担着发现、培育以及推广艺术家的市场功能。国外绝大多数知名艺术家、艺术潮流和价值趋向都是通过画廊的代理和展示平台而广为人知的。她说:“江西画廊协会将搭建一个江西文化创意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和宣传平台,利用互联网整合资源,完全可以在加强协调、行业调研、规范交易、大型策展,甚至是投资顾问、银行融资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着力打造品牌书画市场,并切实支持协会会员开展各种书画展览、展示活动。”
珍风阁负责人夏雨对协会发展充满信心,“画廊协会成立是一件好事,希望在协会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大画廊,做强产业。”791美术馆馆长周敖告诉记者,这些年画廊都是单打独斗,大家也意识到这个行业要想再上一层楼,需要有一个更大的力量帮助画廊走得更好一些。期待以画廊协会的名义参加一些全国性、国际性的展览会,这就能在更高平台上推广江西艺术家和江西画廊。

艺术和商业并驾齐驱的南昌艺术区

废弃多年破旧不堪的工厂、仓库甚至军事基地,因为有了艺术家的进驻,便迅速华丽转身,成为用惊世骇俗也很难形容的创意艺术区,各种尖锐的思想在这里猛烈碰撞,各种抓死人眼球不偿命的新锐设计在这里竞相展现。这里充斥着时尚与前卫、怪诞与夸张、怀旧与另类、朴素与华丽……对,这就是艺术区。
大概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将文化产业列为产业振兴规划大背景下,在南昌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引导下,南昌开始集中出现了一批艺术区,如樟树林、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南昌791艺术街区、后街文化创意园、南昌水城艺术村等。并且随着最近几年艺术市场的繁荣,南昌也涌现了一批艺术家,大部分艺术家包括严智龙、马志明、徐东林、罗坚、封治国、徐进等基本都在南昌各个艺术区有工作室。艺术家特别是成名艺术家工作室的入驻,无疑能为各个艺术区“贴金”。
699文化创意园所在的地方,由前江西华安针织总厂改造而成。这里汇集了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元素。艺术家张鉴瑞、马志明、封治国、苏翰宇、欧阳卓才等在此设立了工作室。据699的策划总监高磊介绍,699在成立的前两年时间,没有做具体的展览,主要是做了一些向公众服务的项目,把一些新的艺术观念、艺术家以及生活方式介绍给南昌。从2015年开始,699开始正式举办各类画展,推介艺术家以及从事一些艺术衍生品的开发工作。接下来,699将着力打造国内高水准的画廊、美术馆,以此拉动南昌的 “艺术效应”,为南昌城市营造浓浓的艺术氛围。
从本质上来说,艺术区实际上是艺术与文化的消费区,而并不尽然是创造区。它是多种文化机构与公共设施的集合体,诸如博物馆、画廊、图书馆、艺术院校、音乐厅等文化机构,为艺术区吸引了定居者和旅游者,同时又带动其他行业的进驻与发展,例如电影院、舞厅、咖啡馆、饭店、时装店等等,这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收入。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文化商业综合体,以文化艺术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艺术区能为城市生活带来一连串的连锁效应:艺术区所在街区的形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酒店、饭店、咖啡馆等服务行业纷纷在此开张营业,大批游客被吸引到艺术区来游览参观,很多艺术区因此成为城市的地标。
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张,不少艺术区在城市中失去栖居之所。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之中,北京有多达20多处艺术聚集区被迫腾退拆迁,艺术家们不得不随着租金上涨、艺术区逐渐商业化的脚步而不断搬迁。“现在全国的艺术区这块都不太好做,虽然如此,但我还是相信会有机会存在,我们眼下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断提升自己。”高磊依然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而今,中国很多被举着单反的文艺小清新们倾慕的艺术区,走过了变化猛烈的商业化之路,以至于很难再嗅得出其艺术的本真气息。南昌艺术区也存在同样问题。记者走访了南昌几个艺术区,发现大部分艺术区都有艺术家工作室、画廊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店面,如各类型的红酒店、咖啡室、广告工作室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和艺术无关的店面。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总让人感觉有那么点失望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