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期】情感2

2015-12-10 

“向我所遇到的一切致意”
——敬一丹《我遇到你》


    因无意中透露自己退休而让“退休”成为热词的敬一丹,其谢幕央视生涯的力作《我遇到你》,终于在观众和读者的期待中出版。11月28日(周六)下午3:30敬一丹携新书《我遇到你》做客南昌新华书店,与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其27年央视成长记录,近30年中国社会变迁实录。
“迟钝”“韧性”成全职业理想
  在书中,敬一丹”自嘲“迟钝”。“我对年龄和性别有点迟钝”,可是,“迟钝,也许成全了我”——28岁连考3年考取研究生,33岁从广院老师转变角色到央视主持人,38岁创办《一丹话题》,40岁加盟《焦点访谈》……不在意自己的年龄。同事都比自己小很多,“他敬大姐”比崔永元大8岁,比水均益大8岁,比“渴望年老”的白岩松大13岁。刚到电视台时,不会化妆的敬一丹急坏了台长;平时采访、出差、走山路、熬夜编片等,也没觉得需要与男同事有所有不同——在青春和创新的跃动中,央视的燃情岁月犹如马拉松赛跑,敬一丹说自己是被“裹挟”着前进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这些同事,我不可能这么长时间走在最前沿。”“他们总是给我一种推动,我想偷懒都不行。”
  “《焦点访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能坚持20年留下来的,差不多都是具有同一个特点:韧性。”身处舆论监督前沿,审片过程如履薄冰。“顺利通过的,笑着出来了,也是偷着乐的;没有通过的,沉着脸出来了,也有偷着哭的。如果连着被毙二、三节目,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纯洁理想也打了折扣,真想拂袖而去,夸张地说,死的心都有了。”这时,工作手册告诉我们:“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决定活下去;想一想只有活着,理想才有实现的一天”……当“任性”成为时代热词,记者像以前问“你幸福吗?”那样满大街问“你任性吗?”的时候,敬一丹却说,不是“任性”,而是“韧性”,才是《焦点访谈》记者们的热词。
“有所不为,有所不畏”
  作为《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声音》《新闻调查》这些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敬一丹的新闻理想在《我遇到你》中坦诚相见。
  “记者是什么?瞭望者、发现者、检测者、记录者、无处不在的眼睛、孜孜以求的揭露者……这样的职业形象让人尊敬,比饭碗、生计更能激发起人的激情,在选择个职业的时候,多半都伴随着理想、热血、崇高、使命这样的词。”“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记者生活是热运转,也需要冷思考。”“能听到形形色色的声音,是因为我从事这个职业;而传播有价值的声音,才不负于这个职业。听到,是幸事;传播,是本分。”
  敬一丹把自己定位,“沟通者”,她在书中讲述通天塔的故事。“如果我们沟通意识,如果我们有沟通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沟通更有效,会不会减少冲突和悲剧呢……媒体人的角色,就是职业的沟通者。”
  在新闻记者以“锐气”为重要标杆、强调“热运转”的时候,敬一丹却是“缺少刚性”的,她更多的是“冷思考”。“《焦点访谈》越火,我越要格外谨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过把瘾就死,不知道死过多少回了;过把瘾就死,不是成年人的态度。”“当特别热闹的情况出现,一时没看清,又需要面对它的时候,尤其要留有余地,留一点空间,空间是留给观众的,也是留给时间的。”“焦点访谈的主持,就像红烧头尾,火候很重要”“我不允许自己说‘必须’‘应该’‘要’‘希望’这样的祈使句,这是‘忌语’。”祈使句、喊口号等“粗放的表达”,“会让自己懒于思考,平庸对付,长此以往,失去创造力”。
  有点儿“温”的敬一丹却有另一种坚持。她以自己的方式体现出难能可贵的新闻伦理、以人为本的关切。“胡同里那个孤儿,进入我们的节目后,生活境遇有了改善,未来生活有了保障,我们很欣慰;但,接下来,众多媒体频繁关注,孩子的生活慢慢变了模样。这让我担心,会不会让孩子失去自然的生活环境?会不会影响孩子打上马赛克,“比起经营者,她们不应该得到保护吗?最朴素的想法,如果她是你的亲人呢?”“你可以简单地把他们当成坏女孩,可是我不能。”“心中有人,尊重人,才会负责任的细节把握,才会拒绝粗疏热闹。这里有值得媒体思索的地方。”
  敬一丹被一些人视作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她认为,放大弱者的声音,应该成为媒体人的一种自觉,这是一种责任。敬一丹在书中提到,她在办《声音》这个栏目的时候,想到的一句主题宣传语,就是“传播智者的声音,放大弱者的声音”。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她最想做的,就是这件事。
每个生命都有权利发光
  在《我遇到你》,敬一丹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描写了电视采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类采访对象,特别是草根人群。在作者眼中,他们犹如路边不引人注意的小草,平凡、顽强,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在敬一丹笔下,描绘了这样的人们:腼腆而不善言辞的胡老师,20年日复一日地在水库中用小木盆接送孩子们上学;封闭贫困的麻风村终于有第一批毕业生,王文福老师和台湾人张平宜,开始改变了麻风村民们没有教育、与世隔绝的历史;导盲犬主人平亚丽顺畅坐车坐飞机;村里的杨芳终于拿到彩笔画下她的“绿熊猫”;韩笑终于可以在村首上像刘翔那样奔跑……
  一边是平凡生命的顽强,一边是20年来的问号悬而未决——“人穷得没了表情”,留守儿童闭塞内向,村里的孤儿依然艰难;二元的户籍制度把人分为城里和乡下人,叩问着尊严和平等;“想要钱还是想上学?”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依然匮乏……
  市场经济——城市化——流动人群中——打工子弟学校——留守儿童——城里人——乡下人——边缘人……社会转型,一系列连锁反应,弱势群体依然艰难。《我遇到你》中的凡人故事让人感动,也让感伤。弱势群体救助,“不仅是爱心,不仅是慈善,还是权利,还是制度。”在敬一丹眼里,“每个生命都有权利发光”。
雾霾污水荒漠之殇
  《我遇到你》,真实呈现了人们共同关心雾霾、水污染、干旱、沙漠化等环保问题。书中敬一丹以记者观察的角度,详细的调查数据,历史与当代的比较,采访对象的叙述,直陈环境恶化对人们生活触目惊心的影响。“霾,覆盖了大量的国土,它从原来的生僻字变成了现在的常用字”;中国从植树造林到砍伐森林,环境巨变,有人“把山坡上的石头涂上绿色蒙骗检查,用虚假的数字应付造林任务”;松花江曾经的污染上周边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水污染,我们是水污染的受害者,同时我们又是水污染的制造者”;月牙泉,一直就像是敦煌的眼睛。可是,经过“反自然地抽水灌溉农田”“经受几十年干渴之苦后,这位少女,一下子变得沧桑了”:在沙漠的民勤,“娃叫啥名儿啊?出们是沙,进门也是沙,就给他取名沙沙。”名门之后梁从诫的环保,“这句话背后是怎样的悲枪之情!”……环保的声声呼唤,“会在一些人的心留下一个回音,总有一天,这些回音将引起巨大的社会共鸣。”充满雾霾的灰色日子,让人向往“绿日子”。
  《我遇到你》是敬一丹在央视的成长记录,也是一个电视人眼中近30年变迁众多细节的实录,亦是中国百姓故事的深情讲述。作为记者、主持人、学人的敬一丹,她的遇到,不仅是个人的,更关联着一个国家、时代的发展轨迹。除包含敬一丹的文字、珍贵的个人及新闻图片,还包括敬一丹采访和主持的影音资料。内容厚重、形式新颖。
  “当我写了一本书,对自己有一交代的时候,好像觉得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回望的已经回望了,可以开始往前望了。”笑谈自己“年方六十”的敬一丹,面对着未来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