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期】环球

2015-12-11 

英国王室礼仪讲究多
言行举止极需留意 穿衣吃饭特有规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9日起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受英女王邀请,出席国宴,下榻白金汉宫。一系列精心安排也让中英两国民众再次领略英国王室如何用高规格礼仪接待中国元首。英国王室向来礼仪讲究多,繁琐程度就连很多英国人都不清楚。
    穿什么衣服有讲究
    英国王室历史最早要追溯到西萨克森王朝,期间还有过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等不同的政权更迭,但王权至上的思想始终没有改变。正如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历史学家凯特·威廉所说,“从中世纪起,君主被视为由神指派的,所以对待君主要像对待天上的神一样。君主及王室成员被视为与普通人不一样,所以首先,这就让他们更有距离感和庄严感,你不能亲吻他们,不能碰触他们,只能不停地磕头。”因此,从中世纪起,英国就形成了一整套囊括衣食住行的王室礼仪。
    虽然王室成员见到民众或是外来访客时,不会主动提及所期待的礼仪。但在英国王室的官方网页上,这些礼节其实一条条写得非常清楚:在接受英国君王接见时,男士需行“点头礼”,而女士则需行小幅度的“屈膝礼”。在回答女王的问话时,必须以“女王陛下”作为称呼开头,以“夫人”称呼收尾。
    在王室成员尤其是有君主到场的场合,参加者的着装也有着一定要求。男士需穿燕尾服,通常是灰色或者白色的燕尾服,配上灰色或者黄色的马甲和带条的灰色的裤子。还要戴上一顶灰色的大礼帽,进入室内后,礼帽要摘下,放在胳膊下面,还要为马甲配上一对颜色相配的手套。穿燕尾服的男士还需打领结,鞋子要穿黑色的。现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曾经犹豫在威廉王子的大婚典礼上是否要穿燕尾服,因为他不想为此被政治对手批评“身处上流社会阶级,不接地气”。但最后,这位首相还是出于对女王的尊重,身穿燕尾服参加了婚礼。
   除了握手不得触碰 
    虽然人们从媒体报道的画面上看到的,总是英国王室成员笑眯眯地同外宾会面,但其实活动现场,所有的人都在眼睛盯着谁会犯王室大忌——除了正式握手之外的肢体接触。2009年,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陪同奥巴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首脑峰会,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她竟然揽着女王,这一举动立刻被英国媒体痛批,称米歇尔违反“不得触碰”英女王的传统禁忌。
    在英国人的记忆里,米歇尔并不是第一个“不守规矩”的外宾。1983年,美国圣迭戈市长比尔·克里托也曾“不小心地”搂了一下英女王的肩膀。而到他去世时,有人为他写的讣告第一句话就是“比尔·克里托因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这里时轻轻触摸过她,或许已成为英国人最记恨的市长,昨天去世了”。1992年,时任澳大利亚总理基廷在英女王访问堪培拉时也曾以手臂搂着女王。英国媒体从此毫不客气地给这位“大不敬”的总理取了一个别名——“澳大利亚蜥蜴”。
用餐跟着女王做
    只有最为尊贵的客人,英国君主才会在白金汉宫摆下国宴招待。在这样盛大的宴会场合上,外宾们还需要眼观六路,尤其是注意主人的一举一动。英国王室礼仪专家简·布鲁克-史密斯介绍说,按照英国王室礼仪传统,与王室成员一起进餐时,不能玩手机,不能站起来取面包,不能把手放在叉子的尾端,不能把叉当汤勺来用。即使想吃盘中的豆子,也只能用叉压扁再叉起来吃,或者干脆不吃。正式宴会上都有酒类,但客人要把玻璃杯放在自己的左手边,这样你的右手就可以空出来,以便随时跟人握手。
    不过和女王一同进餐,礼仪就相对变得“简单”,因为一切都要跟着女王做。如果她站起来,客人们就要跟着站起来;如果她放下刀叉结束进食,就是表示希望客人们已经吃饱了。如果是跟女王一起喝茶,客人无需主动斟茶,因为女王喜欢自己斟茶。
    尽管是王室邀请的客人,但席间谈话时,客人切忌谈及与王室有关的话题,尤其是带有讽刺英国王室的民间笑料。因为英国法律不允许任何人非议英国君主及王室人员。另外,在称英国人时,避免用“English”一词表示,宜用“British”。因为“English”之意仅代表英格兰而不代表苏格兰和威尔士。
    但有趣的是,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在英国王室的官方网页上并没有标明“必须要做到”,而是“建议”。这也让一些人议论,是否现今的英国王室其实不会在这些规矩上较真。英国王室也在官网上发布以上“建议”时特意声明,“获女王及其他王室成员接见时,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礼仪行为”,那些“希望遵守传统形式”的人可以选择遵守。


在芬兰体验机场“睡蛋”


      相信很多在机场过夜的游客都有类似的经历,硬硬的椅子,吵闹的人群,还得抱着行李睡觉,简直是煎熬。在等航班的时候能不被打扰地休息片刻,是奢侈的梦想。如果你是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万塔机场,那么恭喜你,你的睡眠就有保障了。该机场从今年2月起引进欧洲首创的Go Sleep睡椅,黑白相间的外壳让它看起来像宇宙飞船里的睡眠舱。游客们给它取了个小名叫“睡蛋”。
    记者日前在赫尔辛基机场转机的时候尝试了这项服务。为了赶上早上6时45分的航班,记者提前来到机场过夜,准备在“睡蛋”睡个好觉。过了安检,根据指示牌走到33号登机口,来到了“睡蛋”区域。服务人员先是对“睡蛋”进行简单消毒,然后提供免费的枕头和毯子,贴心地说睡完还可以带走。
    在这个睡眠舱里面安放着一张深蓝色,长1.8米,宽1米的人体工程学座椅,轻轻按一下左边的按钮就可以拉伸为一张睡床。还可以自由调节高度。座椅底下还可以放置手提行李,让游客可以放心睡觉不怕行李被偷。如果想不被打扰,可以用手拉开头上黑色的遮帘遮挡光线。最贴心的设置是睡椅旁边提供了插座,可以让你一边睡觉一边充电。
    接近夜里12时,记者发现10个“睡蛋”已经有一半在服务了,有人轻声打呼噜,有人还把脚伸到蛋壳外面。洗手间就在“睡蛋”区域旁边,半夜上厕所很方便。只是“睡蛋”没有叫醒服务,得自己调闹钟。里面也没有空调和电视。当记者拉上遮帘准备睡觉时才发现遮帘并不是密封的,上面有12个孔,不用担心睡在里面会窒息。当然,这些孔不遮光,也不隔音,最好自备眼罩和耳塞。记者个子小,里面的空间显得很宽裕,翻身,伸懒腰都不是问题。休息了五个小时后再赶路,人精神多了。
    睡觉问题是个大问题。赫尔辛基机场是从西欧到东亚航线的热门转机点,根据媒体报道,去年在赫尔辛基的万塔机场转机的游客就多达250万人,比前年增加了10万人。如何让这些疲劳的游客得以充分休息,容光焕发地继续他们的旅途,是机场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在2014年全球最好睡机场的评选中,赫尔辛基机场名列第三。仅次于第一名新加坡樟宜机场和第二名韩国仁川机场。赫尔辛基的万塔机场是继阿布扎比与迪拜机场之后,全球第三家引进“睡蛋”的机场。目前有19个“睡蛋”,分布在机场的18号到38号登机口。
    机场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我相信这样的服务能满足那些睡不好觉,还得倒时差的游客们。”“睡蛋”自推出以来广受好评,其生产商决定今年内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的机场安装500到1000个睡蛋。
    当然,在寸土寸金的机场,这项服务不是免费的。赫尔辛基机场的“睡蛋”每小时收费9欧元。这样的收费比睡酒店便宜不少,空间虽小,五脏俱全,休息有保障,是旅行的幸事。如果实在睡不着,机场的无线网络非常给力,没有时间限制,想上就上。
(摘自《环球时报》)

看世界
开花的墙


      韩国首尔一个艺术展上的一件“花墙”展品很吸引人。“花墙”正面,花朵躲在洞中含苞欲放,每朵花后面都有旋转阀门,顺时针旋转时,这些布做的花朵就会模拟真正的花朵开放过程,从洞中慢慢钻出来,像一朵花一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