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期】史海

2015-12-11 

    2015年8月,被联合国官员迪曼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正式启动申遗工作。这条被河南林州人民称为“生命之渠”和“幸福渠”的人工水渠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蜿蜒穿梭于太行山腰间,至今已有50余年。

“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1960年的正月十五,3万余名林县(今林州市)人分布于70公里长的太行山腰间,摆开“长蛇阵”,他们要大干一场——“劈开太行山,彰河穿山来,势把山河重安排”。从最初规划设计到最终完成,红旗渠历时近10年,其间还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大跃进”“浮夸风”导致许多地方群众断了口粮。1960年11月,中央发出通知,全国实行“百日休整”,红旗渠却坚持继续施工,引起一阵波澜,被扣上“左倾”的帽子,红旗渠负责人杨贵差点被撤了职。
“文革”刚开始时,红旗渠又被批为“死人渠”,“不突出政治,搞唯生产力论”,林县因之成为“刘少奇、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黑典型”,红旗渠建设因此被耽误了两年。直到1972年,毛泽东肯定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后不断有外国代表团前来参观,红旗渠妖魔化的形象才一步步被扭转过来。如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纷纷被纳入“红旗渠精神”,为世人学习和发扬。
引漳入林,紧紧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杨贵出任林县县委书记时才26岁,这个位于太行山南端的小县城,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在《林县志》里,“旱”是一个高频字。从明初到民国九年的500年间,林县发生严重旱灾20多次,发生人相食现象5次。1942年严重的旱灾导致全县外出逃荒一万多户,饿死16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缺水仍像过去的“三座大山”压得林县人民喘不过气来,据杨贵1954年对林县的调查发现,“当时全县共有90多万亩耕地,只有1万多亩水浇地,其他耕地全是靠天种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5个村人畜吃水困难,有的要跑5里、10里去取水,还有的要跑更远路程去取水。……因为取水常常发生打架斗殴伤人亡命事故。全县每年远道取水误工约300万个。”
在林县,水是如此珍贵,以至于山区的农民很少用它来洗手、洗脸和洗衣服,有些老辈的人甚至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断气。从1955年起,林县先后建成抗日渠、天桥渠、英雄渠和3座中型水库以及30余座小型水库,杨贵本以为有了这些水渠和水库即可解决全县南、中、北部的农业灌溉问题,怎料1959年的大旱致使林县境内的4条河流都干涸了,已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林县农民不得不再次过上翻山越岭取水吃的生活。
很显然,单靠在本县境内解决水源问题远远不够,从上游山西平顺县经林县擦边而过的漳河水(其上游河段名为浊漳河,常年有20多立方米/秒的流量,最枯水季节也有10多立方米/秒的流量)成为林县人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1959年10月29日,经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测量后,林县县委举行全体(扩大)会议,认真讨论了关于引漳入林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决定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做好充分准备,待请示上级批准后立即上马。1960年年初,20世纪中国水利史上经典工程之一——“引漳入林”决定开工。
1960年2月10日晚,林县县委召开“引漳入林”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向全县人民宣读了《引漳入林动员令》,他说:“引漳入林是我县人民群众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各级党委的多方努力,这一理想很快就要变为现实了。”“全县父老兄弟姐妹们,水利建设的英雄们,从明天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不平常的时日,数万个健儿要投入工地……”顿时,全县沸腾起来,2月11日黎明,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小平车,推着手推车,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工地。
  “大跃进”中不搞浮夸攒下小金库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赶超英美”时期,“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跃进是合作社农民的兴修水利运动”。1959年10月,党中央号召大规模兴修水利:“水和旱仍是目前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在今后几个冬春,再搞几次水利建设高潮,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化,这是全党全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11月,河南省委召开会议,提出:“1959年冬和1960年春的农村工作必须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实行水利挂帅,组织1000万劳动大军,开展一个比1958年水利建设高潮更气势磅礴的水利建设运动。”河南全省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
一旦政府发出号召,比任何人都愿意改变林县缺水面貌的群众自会积极响应,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就如火山喷发一样,挡也挡不住。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大干八十天,引来漳河水”。80天到来时,“由于技术指导不利,有的渠线开高了,有的错把渠底当渠顶崩了,到处挖得像‘鸡窝坑’一样。”领导、劳力、技术力量分散,工程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进度十分缓慢。一直到1960年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才告竣工,漳河水正式流进“红旗渠”。4年后,红旗渠总干渠完工,1969年7月6日,红旗渠工程全线竣工。数万人投身到红旗渠建设中,一干就是10年。
红旗渠开工时,正赶上国家最为困难的时期,全国闹粮荒,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腰带过日子,连生存都无法保障,为何林县还能动员出数万人“逆天”干活?这就不能不提到林县县委私设的“小金库”。
1958年,全国“大跃进”,河南浮夸风比较严重,杨贵到地区汇报工作时,发现有些干部报假数据,夸大自己的工作成绩,以求得到上级的嘉奖。当年林县亩产是114斤,杨贵如实上报,个别领导听后十分不屑地表示,就算林县躺着不干,麦子产量也不应该这么低。三年困难时期,谎报产量的县城在收“征购粮”的时候都垮了,林县却因没有谎报产量而多交征购粮,趁着1958年丰收,悄悄攒下了4000多万斤储备粮,“私设”了一个200万元的“小金库”。虽然这些资金和粮食,远远达不到修建红旗渠的需求,但总比没有好。后来,正如杨贵所说,“所以三年自然灾害中,我们林县没有饿死一个人,还敢在最困难的时期,像发动一场战争那样,面对着数十公里的穷山恶岭全面开战。”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既然是对着穷山恶岭开战,装备就得齐全。可那时的林县人哪有那么充足的弹药?没有炸药就派人四处求援,或是利用国家分配给农业的化肥硝酸铵自制炸药。“石灰全靠自己烧,杠子折了当镐把,再不行了当锤把,一分钱掰成几半花,那才叫一种‘老抠精神’。”杨贵在《红旗渠建设的回顾》中写道。
据当时在红旗渠工地劈山修渠的任羊成回忆,当他背着三四十斤重的东西从林县南谷洞赶到山西平顺石城时,以为在领导的“特殊照顾”下可以吃顿饱饭。结果,只领了1斤半蒸红薯,这还算多的,因为按标准,上工地的民工们每顿饭定量为一斤蒸红薯。吃不饱肚子,他们就在山上找野菜充饥,“早晨汤,中午糠,晚上稀饭照月亮”是当时的生活写照。
3万多民工涌到工地,哪有那么多民房可以住,民工们只好在土崖上用石灰画圆圈,按圈挖洞,边挖边睡,边睡边挖。修红旗渠的妇女们,也像男人一样睡在露天的山崖下,冬天忍受像刀子一样的山风,夏天面临像火烤一样的曝晒,打铁,锻石头,双手扶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开凿红旗渠总干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时,缺粮少菜,忍着饥饿苦干的青年们将豪言壮语写在太行山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为了后辈不受苦,我们就得先受苦”。“他们研究创造了‘三角炮’等爆破”新技术,改进了放炮时间和排烟办法,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干了一年零五个月,于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的1961年7月底把青年洞凿通”。
有数据显示,修建过程中,削平山头1250个,开挖隧洞211个,修建长渠1500公里,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4万亩。81名干部和民工为此献出了生命。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的只有17岁。
1970年,中共中央批准林县为对外开放县,外国元首和贵宾不断来到林县参观红旗渠。周恩来称其为“人工天河”,并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0年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红旗渠》纪录片。1974年,邓小平参加联合国大会时,带了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影片,《红旗渠》首先放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