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期】情感3

2015-12-9 

那些守护我们生命的
     你是春天的滴滴细雨,滋润着世间的万物,如天使的爱渗透患者的心田,让生命如原野再现新绿。
  你是寒冬的一片雪花,给大地带来春的气息,带来新的希望。
  因为有你,生命变得更加坚强,燃起患者对未来的希望……
  你,就是守护我们生命的白衣天使——“护士”。
  “护士”一词来自钟茂芳(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学国外,接受看护教育的女性)1914年在第一次中华护士会议中提出的将英文nurse译为“护士”,大会通过,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年,古印度建立起早期的护士训练学校,尽管受训的人并不多,但全部是男性,主要培训男性在医院内从事照护工作。
  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初,照护工作因带有典型的女性特质,女性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1860年,南丁格尔成立护士训练学校,设限必须为女性,许多护理学校、医院开始皆不接受男性。至此,护理专业产生性别隔离,男性被护理专业排除在外。
  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医院开办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医院招收的护士多为男性。
  1920年以后护校开始停止招收男护士,并逐渐改招女护士。此后在中国,女性逐渐成为护理队伍的主导力量。直至1977年,全国恢复招生制度,护校又开始招收男生。
  护士的工作不仅辛苦、劳累还要常常面对病人及家属的不良情绪。如果遇到病人情绪激动,甚至可能会骂人、砸东西,而护士们只能忍耐着边收拾边安抚病人的情绪。过去“医闹”是让护士们最头疼的事,有些患者家属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并伴随对医务人员使用语言侮辱性语言等等。现在好了,本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文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医闹”正式入刑,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护士们希望医患关系和谐,相互配合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