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期】史海

2015-12-8 

美国试图用他取代蒋介石
孙立人案真相

文/贺江枫

1955年,蒋介石原本计划于6月初亲自前往台湾南部的屏东校阅陆军各兵种,然而蒋突然于5月28日获得密报,声称孙立人将趁蒋阅兵之际,实行兵谏。因屏东地区的凤山军事基地正是“总统府参军长”、前“陆军总司令”孙立人主持第四军官训练班的地方,更加重蒋的怀疑。遂即,蒋介石通过“国防部保密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孙立人所属主要干部郭廷亮、江云锦等100余人秘密逮捕。同时,台湾当局如临大敌,将受阅部队予以调整,对阅兵场地进行了大面积搜索和检查。孙立人虽然仍以与其身份相称的地位,参与了阅兵活动,但此时他的境遇已岌岌可危。8月3日,台湾各官方报刊突然发布孙立人的辞职书,说郭廷亮“利用职之关系肆行阴谋,陷职入罪,职竟未警觉,实为异常疏忽,大亏职责”,20日,蒋介石以纵容部属武装叛乱,“窝藏共谍”“密谋犯上”的罪名,革除孙“总统府参军长”的职务。从此,孙立人被软禁33年之久。这就是国民党退台初期轰动一时的“孙立人案”,又称“郭廷亮匪谍案”。
如今随着政治环境的变迁和档案资料的开放,数十年后,孙立人案的真相终于大白天下,尤其是台湾学者朱宏源在经过长达25年的追踪访谈后,提出孙立人案的基本结论系子虚乌有。

  
美国的重视,使他再度崛起
孙立人,1900年出生,早年求学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弗吉尼亚学校深造,毕业回国即任职于国民党军队系统,抗战时期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骄人的战绩,一举成名,曾有“东方隆美尔”的美誉。内战初期,作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指挥官,孙立人曾与林彪在东北数次较量,后因难容于黄埔嫡系杜聿明,1947年被蒋介石调离东北,回南京出任闲职: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部司令,11月孙立人将陆军训练部迁至台湾,从第一军调去几百名他在税警总团和在缅甸作战时期的干部,一同前往台湾,开始其人生第二次练兵的旅程。此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国军一溃千里,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被迫退至台湾,然而,孙立人的仕途却发生逆转,其中原因还须从美国对待国民党的态度谈起。
1949年美国政府面对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对蒋介石完全丧失信心,开始积极寻找替代人选,拥有美国教育背景且声誉良好的孙立人迅即进入美国人的视野。1949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莫成德向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报告说,“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力强、做事脚踏实地的人,不必听命蒋介石,亦毋须服从李宗仁联合政府,而专为台湾谋福利。孙立人的经验也许不足,但其他条件却甚合适”。艾奇逊当即指示,可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商量,如司徒也同意,则伺机向李宗仁提出以孙立人代替陈诚。1949年5月,莫成德回国,向艾奇逊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由孙立人主持台湾政局,以此作为向台湾提供经济援助的条件。
1949年12月,美国驻台“大使馆”代办斯特朗和前美国驻台北领事克伦兹抵台。他们向孙立人明确表示:如果孙愿意控制“国民政府”,美国将予以全力支持。孙立人婉拒。然而,美国方面并未因为孙立人的冷淡放弃努力。不久,蒋介石的心腹郑介民赴美被问及“为什么台湾‘防卫司令’孙立人没有充分的权力?”此时,蒋介石为挽救台湾危在旦夕的局面,只能依靠美国的支持,决定投美国之所好,重用美国政府欣赏的孙立人与吴国桢,任命孙为“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一时之间,孙立人成为国民党军队内部最有实权的人物。


孙立人“告洋状”,激怒蒋介石
20世纪50年代,台湾作为“法治”形式下的威权专制社会,官场中的人际关系是个微妙、复杂的问题。孙立人长期受英美文化熏陶,在处理这方面问题上颇不老练,尤其是在蒋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不可避免。
首先,孙立人性格不为蒋介石所容。美国大使蓝钦对他的评价是忠诚,但有些“欠谨慎与幼稚”。顾维钧也有一致看法。关于孙案,顾维钧认为孙并非出于“不忠”,而多半是不小心或“可能有几分不自觉的放纵”。顾曾与孙谈话,劝他说话时应稍加谨慎和注意,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重视他的观点和态度。但孙没有改变,仍保持坦率。退台后,孙立人不太注意掩饰异见。在军训班讲课时他公开主张“军队国家化”,这与蒋的想法直接对立。在高级军事会议上,孙公开指出上级摇控是军事失败的关键,听者自然想到是指蒋越级指挥。

在威权时代,孙立人是少有的敢于说真话的高官。这些真言无疑是逆耳的。孙立人西方式的率直和敢言,成就了他在美国友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却开罪了蒋氏亲信。有研究者指出,蒋氏父子通过制造“郭廷亮匪谍案”和“屏东兵变案”,消除异己,同时也平息了自己的亲信长期对孙的不满情绪。
其次,政工问题亦是孙与蒋氏父子产生矛盾的一个症结。1950年5月1日,蒋经国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在军队推行政治工作。军队中设政治军官原是师法俄国的产物,1945年,军队国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国民党决定取消军队党部。大陆失败之时,国民党将部分原因归咎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放弃。蒋介石“复职”后的次月,“国防部”公布《国军政治工作纲领》,恢复军中政工。但“政治部”人员在军队落脚,孙立人未予以积极配合,且曾向美方表达此种不满。美国不认同在军中建立政治部之“苏派”做法,且在与台湾当局的交往中,不时有这样的意向表达:希望撤销“政治部”,将军权交孙立人。对于此点,蒋很警惕,结果,美国非但未能帮孙拿到统率军队之权,反增添了蒋介石的戒心。1951年1月,孙立人表示辞职之意。25日,蒋认为孙“行态似有愤愤不平之心”,想以辞职相胁,其意是要获得国民党全部军队的指挥权,感叹孙“太不自量”,“仅藉美国之感情保护而不知其本人之才德如何”。29日,蒋打算向孙表明他的才品声望皆不能作“反攻总司令”。9月,台湾六十七师整编完成,开始美式训练。随着美国军事顾问团对台湾军队事务的更深介入,美对台的控制“日紧一日”。蒋对美做出让步,允许其参与军事预算,但美方并不知足,仍提出撤销“政治部”、军权全交孙立人的要求。蒋介石很是气愤,表示别的都可协商,唯独撤销政工与孙统掌军权这一关涉“存亡”之事不能商量。
蒋介石既要抵制美国的干涉,推行带有秘密色彩的政治工作,又很忌讳孙“泄露机密”与“告洋状”。1951年初,蒋在日记中称,孙“几无东方军人之品格”,“不惟希冀挟外自重,且密告内部之事”,表示有必要防止孙立人等勾结外力,要挟上官。蒋似乎在脑中形成孙立人受“告洋状”的惯性思维,一旦有军中机密泄露于美方,他很容易认为是孙所为。在蒋心目中,孙立人甚至成为将领中的反面典型。美国顾问来后,蒋准备再次告诫孙“毋依赖,毋骄矜,勿作挟外自重”,并通告各主官“不作越分亲外自贱以能交接外人自豪,应要自力更生”。
当然“匪谍”问题,也是孙蒋分歧的重点之一。蒋经国主掌情治,抓捕“匪谍”,曾被孙立人干涉。1950年3月22日,蒋经国告诉蒋介石,说孙包庇“共匪女谍”王氏姊妹,不肯遵令解缴”。4月17日,蒋认为王氏姊妹实有重大嫌疑,她们与孙关系深切“可骇”。6、7月间,情治部门又在孙部发现“匪谍重案”,认为李鸿、彭克立等人受共产党指使来包围孙立人,以便响应攻台,蒋感叹孙“夜郎自大,粗浅糊涂,不知如何结果矣”。1954年蒋介石决定架空孙立人时,曾对其有一综合评价,认为“其性拖拉呆滞,好听细言,私植派系,用人复杂,心无主旨,受人愚弄,间接已受共产包围,环境险恶,对上阳奉阴违,有恃无恐,若再重用其掌握兵权,则后患难除”。
此外,孙立人与“国防部参谋总长”周至柔也有矛盾。1953年11月底,在“国防部”军务会报中二人冲突。事后,孙被蒋介石训诫,理由为“恃外凌上”,说这是“最卑劣之人格”,举二事为证,证明孙之“目中无人”,令孙向周至柔认错解释。孙之行为似乎时常被蒋与“恃外”二字相关联,不管孙是否真是出于“有恃无恐”的动机。


蒋美关系变化与孙立人案的爆发
为获美援,蒋介石重用亲美派,表面实行民主,但骨子里,蒋并不十分认同民主自由。在美国对台政策尘埃落定,美援纷至沓来,“大使级外交”开始实施,蒋介石逐渐失去对孙立人的忍耐力。1954年前后,蒋介石逐渐做出判断,美援大局已定,美国不会因为一两个官员的用与舍增加或中止对台湾的援助,不必再对孙立人继续容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协防台湾,虽然美国的摇摆政策在朝鲜战争的炮火中宣告终结,但蒋仍须与杜鲁门继续打交道,二人之间多有芥蒂。故而在杜鲁门任上,蒋始终小心提防美国对台疏远,对于美国欣赏的孙立人,蒋只得继续施以包容。1952年11月共和党艾森豪威尔当选下届美国总统,蒋介石顿时有杨眉吐气之感。虽然此后在具体问题上,蒋对共和党也有不满之处,至少在1953年艾森豪威尔取代杜鲁门之初,蒋心情大悦,认为共和党政策坚定,将会积极支持台湾,在此心境之下,长期以来蒋碍于美国而压抑着的对孙不满情绪开始释放。
蒋介石对孙立人的任用问题开始做出判断,认为若如美国所愿,任用孙为“参谋总长”,则美方会心情愉快,但美援决不会因此增加;孙本来就“对上阳奉阴违,有恃无恐”,若再重用,则其气势更盛,对内影响恶劣,且会弄权自用,派系更大,“必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样,不但“复国”前途无望,而且“政府重心亦将动摇”。若将其架空,用为“参军长”,使其“无权可弄,无势可恃”,则可敷衍美国,惩戒孙本人,让其明白“决不能恃外势以维持其地位”。蒋决定调孙任有名无权之职位。蒋以为“与其养痈遗患,将有不可收拾之一日,则不如毅然断臂,早为自立之计”。即使美援受此影响,亦不能顾及。“如因外援,动摇国本,此外援无非饮鸩止渴,何足为虑”。况且,以目前美国内外情势,“决不以孙之关系减少其援华之方针”。因此,1954年6月,蒋不顾美方意见,任用桂永清为“参谋总长”。在美援大局稳定后,蒋决定在“陆军孙立人军阀形成之初期,乃决操刀一割,以绝后患”。
1954年1月,与孙立人同样具有美国背景的吴国桢,此时以养病为名在美国避居。因吴国桢拒绝回台,最终,国民党决定开除吴国桢党藉、依法查办。吴国侦案已经预示着孙立人的命运,只是蒋介石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与理由而已。待至1955年6月,“屏东兵变”终于了却蒋介石的一个心中大患,7月28日,蒋接到孙立人报告,请求辞职候查,以求保全,但不承认自己“包藏匪谍,图谋不轨”,蒋决心已定,认为孙“既无丈夫气亦无军人气”,“实为张学良之不知”。8月20日,蒋介石下令成立以陈诚为首的“九人小组”调查孙立人。同时,为了向舆论、特别是美国舆论显示公正,又下令成立“监察院五人小组”进行调查。
最终,蒋介石将此事设计为:孙立人因郭廷亮事件而自请查处,“总统”念在孙立人“久历戎行,于抗战有功,准予自新,不再追究,交由‘国防部’察考,以观后效”。此处理办法之重点在最后二语,目的是限制孙出国。蒋自认对孙立人已算“犯而不校”,中外舆论会认为宽大,无所异议。孙立人从此开始了他33年的幽禁生涯。
1988年3月20日,台湾“国防部长”郑为元来到孙立人家中,告诉他:此后,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了。1990年11月19日,90高龄的孙立人,在“总算在死前亲得以平反”的慰叹中与世长辞。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