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期】聚焦

2015-12-10 

植物油做菜致癌?
别慌,真相在这里

    还没等大家从“加工肉类致癌”的恐慌中平静下来,近日,“英国科学家研究称,用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可能致癌”的新闻又让人心生紧张。这些家里常见的植物油怎么也成了致癌物?如何烹饪才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呢?


回顾
英国科学家称植物油做菜可能致癌

英国《每日电讯报》日前一篇报道称“科学家称使用植物油做菜可释放出引发癌症的化学毒素”,随后英国《每日邮报》撰文认为,猪油煎炸食物比较健康,因为植物油加热可释放出化学毒素。
做菜的时候,煎炸炒乃至烘焙都要用到食用油,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布,让不少人担忧起厨房里的安全。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建议,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释疑
朱毅:不要片面理解研究结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用“植物油做菜可致癌”的说法代指英国这项研究结果有失偏颇。这项研究中是这么表述的:食用油在180摄氏度高温下,葵花籽油和玉米油能产生更多一些的醛类有害物质,黄油、橄榄油和猪油会更少,椰子油最少,椰子油和橄榄油都属于植物油的范畴,所以信息传播过程中,“植物油致癌”这种说法自以为是精炼出一句话,事实上却是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和事实并不相符。
在我国,花生油、豆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随处可见。近年来,植物油也一直被不少消费者当作“健康”的代名词:有的消费者表示,豆油这几年一直在用。有的消费者觉得还是植物油比较健康,父母年纪比较大了,他们吃动物油会感觉不舒服。


提醒
植物油拒高温烹饪,低温使用无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英国专家所说的植物油大部分是大豆油,在中国,大家普遍认为的植物油种类比较多,橄榄油也是植物油。
大豆油中含大量亚油酸,亚油酸不耐热,到冒油烟的温度(近200摄氏度甚至更高)会发生氧化聚合,分解出有毒物质,同时很多试验也证明大豆油会促进胆固醇的氧化。玉米油、葵花籽和大豆油脂肪酸比例比较像,和大豆油效果差不多。
部分植物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生成过氧化酯质,这种物质能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癌症。“所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要用来进行高温煎炸。因为在高温条件下,植物油容易氧化,不仅会降低油脂的营养价值,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
范志红说,并不是说这些油就不适合吃,只是不适合做冒油烟的炒菜。“如果温度低,加热时间短一点,是没有危害的。”

●应从三方面评判食用油脂优劣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指出,评判食用油脂优劣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酯结构是否合理;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三是是否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朱毅认为,不能简单以油品来源来区分健康与否。朱毅说,以前的科学传播有一个偏颇之处,不少中国老百姓会有错觉认为植物油就是高大上的,是健康生活方式代名词。从打消这种矫枉过正的错误观念来说,英国媒体报道的研究是积极的,给中国的老百姓提个醒,植物油也不能随便买。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至30克。由于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价值亦不相同,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最好不要单纯食用一种食用油。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指出,如果根据植物油的耐热性或烟点,采用合理的烹调方式,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朱毅建议:首先要做的是大幅降低植物油总摄入量的问题,不能把植物油不当油看,每天的摄入从现在的50克左右降到20克左右,第二点是减少油炸这类高温烹调的方式,最后一点才是用哪一种油的问题。
曾经有媒体报道,“油条哥”为保障食品质量,称用一级大豆油炸油条,而不用地沟油,“这实际上是好心办了坏事。”范志红建议,炸油条可以用棕榈油,同时棕榈油也可以炒菜。“进行高温烹饪时,选择猪油、牛油等动物油,或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棕榈油会更好,这类油热稳定性好,高温下产生的有害物质较少。猪油黄油可以用,不过不能常用,要不然饱和脂肪太多。如果做肉菜,用大豆油则不能加热至出油烟,用花生油略好,橄榄油也可以。精炼的不是初榨橄榄油非常适合炒菜,但注意不要加温到冒烟。有很重橄榄油味的橄榄油不能用来炒菜。”范志红说。
总的来说,就是棕榈油和椰子油适合做煎炸、爆炒食物;花生油、稻糠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包括芥花油等适合做一般炒菜;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以做完全不冒油烟的清炒和炖煮菜;亚麻籽油、芝麻油和核桃油适合做凉拌菜。黄油、猪油只可偶尔用来增加美食风味。注意控制烹调油脂总量,每天25克!

●用油需要摸透油的“脾气”

遇热比较暴躁的油:
花生油、芝麻油、稻米油(米糠油)
这类油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亚油酸含量虽然也较高,但比大豆油、玉米油等要低,耐热性要好。
花生油、稻糠油适合做一般的炒菜。芝麻香油中的香气不能经受高温加热,只能用于凉拌、蘸料,或者做汤时添加。
遇热比较温和的油:
橄榄油、茶籽油、芥花油
这类油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特别丰富,放在冰箱里不凝固,耐热性较好。绿色的初榨橄榄油含有较多游离脂肪酸,还有光敏性的叶绿素,不适合炒菜,最好凉拌。
黄色的精炼橄榄油可用于炒菜、炖菜,但要控制温度,不要等油冒烟。茶籽油、芥花油耐热性较好,适合炒菜。
遇热最温和的油:
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等
这类油中饱和脂肪酸比例大,稍凉一点就会凝固,耐热性最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少,最适合煎炸。也正因如此,在煎炸时,猪油产生的醛类化合物比玉米油等更少。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不管是什么油,要想降低致癌风险,做菜时千万别等油冒烟,因为油明显冒烟的话,温度便超过200摄氏度,不仅会破坏食物营养成分,而且是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原因,还会招来脂肪的热分解和氧化聚合等有害物,对身体非常不利。
不知道怎么判断油温的人,可以用一片葱白来测试。如果葱白四周大量冒泡,但颜色不会马上变化,油烟还没有冒出,这个温度就可以放菜了。


注意
孕妇儿童避免食用“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消费者应该对市面上出售的‘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特别注意。”范志红强调,“它们是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口感和烹调效果都类似黄油,脂肪酸比例也类似黄油。尽管它们不含有胆固醇,却含有不利于心脏健康、促进糖尿病发生的‘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黄油更低,不应经常给儿童和老人食用,更不能给孕妇和婴幼儿食用。”
另外,平时尽量注意两点:1.少吃油炸类食品。2.烹饪时尽量热锅凉油。(本报综合)

●不要用豆油来炸油条、炸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