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碾过赣江两岸,滕王阁的历史气息与 “十桥同架” 的现代豪情交织 ——9 月 27 日 “爱我英雄城・骑行阅赣江” 活动启幕,全新升级的骑行路线,既是一场骑行狂欢,更是解读南昌魅力的 “密码”。
一、骑行路线:串联 2200 年的 “城市时光轴”
主办方结合不同人群需求,打造 6 公里体验组(建军雕塑广场至 “南昌之星”)、10 公里欢乐组(至国体中心)、20 公里铁人骑组(至南昌中学东门)三条路线。它们不仅是距离的区分,更串联起南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滕王阁承载 2200 年历史底蕴,赣江风光带展现生态底色,国体中心等地标彰显城市发展活力,让骑行成为 “移动的城市博物馆之旅”。
路线沿用南昌马拉松经典平直赛段,且坡度优化降低,无论是专业骑手还是亲子家庭,都能以 “两轮视角” 重新发现南昌之美。
二、“骑行 +” 模式:激活城市的 “流量引擎”
“骑行 + 文旅”“骑行 + 商业” 的融合模式,让骑行超越运动本身。活动现场同步开启文体表演、特色市集等配套活动,骑行路线化身 “文体商旅融合带”:骑友可赛后赏演出、逛市集、品南昌美食,既获得 “一站式” 体验,又带动沿线消费,为城市注入 “流量” 与 “财气”。
这是南昌 “体育搭台,城市唱戏” 模式的升级实践。此前国际龙舟赛、南昌马拉松等活动已形成良性循环,而 “骑行阅赣江” 以 “两轮” 为媒介,让城市新地标、新风景通过 “体育画框” 被更多人看见,成为南昌对外展示形象的 “移动名片”。
三、骑行背后:一座城市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骑行对南昌的深层意义,在于它是连接市民情感、凝聚城市精神的 “纽带”。活动报名启动后,不同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踊跃参与,“全民参与” 氛围让骑行变成 “城市嘉年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同时,路线串联的建军雕塑广场红色记忆、“英雄马” 赛段拼搏精神等 “英雄元素”,潜移默化传递 “英雄城” 内核。骑友沿赣江前行,既是与城市历史对话,也是与发展同行,让 “爱我英雄城” 从口号变为真切行动。
这场骑行活动,是南昌以 “体育” 为笔,书写城市魅力、凝聚市民情感、推动发展的实践。骑行对南昌的意义,正在于让城市更有活力、生活更有温度,让每个人在 “两轮飞驰” 中遇见更好的南昌。